冷门书库 - 高辣小说 - 工业之动力帝国在线阅读 - 第278章 谁说文宣战五渣

第278章 谁说文宣战五渣

    “小远,快去把电视打开,我们要看你在新闻联播上变猪头呢。”宁婉嘉清脆的笑声在客厅里飘荡。

两个丫头祸霍梁远变猪时刚好有部里的媒体拍摄,回程时李远玲把这事当笑话和三人讲了,结果双胞胎大为兴奋,刚刚六点三刻就开始嚷嚷打开电视机。

“一定要当着全国人民的面,控诉一下我那无比凄凉的童年。”梁远一边笑一边扭开了电视机的开关。

梁远刚打开电视,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宁婉菲趴在门镜上看了一眼,说了句小叔,打开了房门。

“海平回来还挺早的,我以为你得陪他们喝到半夜呢。”李远玲坐在沙发上笑着说道。

“傅部长和华晨?罗罗的副总乔治都在场,下边的人哪敢放开了吃喝,早早就散了。”梁海平随手把皮鞋放进了鞋架。

“你哥呢?”李远玲问道。

“刘长河和我哥谈话呢,安东分局的老秦局长要退了,刘长河可能在和我哥交代什么事情,我估/>这两络在共和国版图上略等于无,民航基本还是各单位一把手、二把手的专属事务,只有铁路,才是庞大的共和国民众、一般公务人员出门时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已经掉进这个世界三年多的梁远,完全可以理解罗京语气上的轻微波动,可以说铁老大的赫赫威名基本都是在这个年代积累下来的。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下定决心要把铁路修进西_藏,长征燃气轮机车项目是青藏铁路计划中十分关键的一环,从六十年代起,中国铁道部开始研制适合运行在高原地区的燃气轮牵引机车……。”

伴随着罗京的解说,电视上,铁道部当年研制长征一、二型的相片和两车试车时影像快速闪过。

“长征一、二号原型车皆毁于大火,面对这种无比艰难的局面,铁道部决心迎难而上,在东北机车厂继续开展燃气轮机车的研制工作……从1964年在图纸上画下第一笔痕迹算起,广大科研工作者在燃气轮机车上奋斗了二十余年,终于奠定了长征三号成功的坚实基础。”

看着电视上长征二号烧焦了的残骸,迅速换成迎着午后斜阳呼啸而来的长征三,梁远整个人都要呆掉了……,铁道部的文宣太给力了,这段新闻要奋斗有奋斗要煽情有煽情,简直绝了。

“长征三号试车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苏之后,第五个成功研制出燃气轮机车的国家。”

新闻的最后,罗京代表铁道部许下了一个美好的诺言,七五期间,共和国第一条准高速高速铁路有可能投入营运。

“最后那段看到小叔了,可惜,我们和小远的镜头被掐掉了。”宁婉嘉惋惜的说道。

随着电视上的长征三越过月台渐行渐远,这条关于铁道部的重磅新闻彻底结束。

“英明的领导、勤劳的员工、呕心沥血的科技工作者、焕发了第二春的大型国有企业,连小叔都露脸了,我这个正牌的幕后黑手居然连个镜头都没有一个,简直太吝啬了。”梁远随手关掉电视,对着梁海平吐槽着。

“明儿小叔给央视打个电话,让他们来采访下中国最大的万元户,怎么样?”梁海平笑着说道。

某人纯属得了便宜没卖乖,哪敢接梁海平这个话茬,嘿嘿一笑、转进如风。

“小叔,既然我爸升官了,长征三这事儿算是暂时结束了,下周开始小叔还得回欧洲去,和b的协议马上就签了,这事少了小叔可不成的。”梁远说道。

“小远,这回部里可真把心思放在长征三号上边了,傅部长今天晚上还和我说,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唯一一点要求就是早日拿出改型机头。”

“小叔对航空工业又不是很懂,周远航、孙卓霖他们都是专科出身,眼下全在欧洲,小叔再过去意义也不大,还不如在车厂这边给华晨盯着呢。”梁海平说道。

李远玲听梁海平说得有道理也频频点头,补充道:“现在商飞就是个空壳子,除了c75团队,人都没有几个,远嘉那么多高管在欧洲还不够你指使的,大老远的折腾你小叔过去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