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库 - 耽美小说 - 烈钧侯[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6

分卷阅读116

    州一线以南守得滴水不漏,只每月一封奏报来,也都是平平淡淡的‘无事’、‘顺遂’、‘问安’。”

永光帝看不透这个儿子,甚至在天长日久的岁月里,未曾想过多了解了解萧桓。

自从锦妃与永光帝闹僵,带着年幼的七皇子被送去江州丹霄宫,就与他隔了天堑之距。

直至锦妃连带着数十宫人殉身红莲池阵的消息传回皇城,永光帝才又关注到萧桓。

萧桓是怎样的人?母妃是南疆贵女,导致他无缘皇储之位,却打出生起,天象祥瑞,本该是无忧无虑一生。

“接你回金陵那天,你也不过丁点大。”永光帝抬手比了比,“没待几日,寂悲见你,寡人与他相商一整日,让他带你离宫,四海之内转一转。”

那时萧桓被锦妃之死和身上咒术所折磨,不言不语,孤僻而静默,寂悲说了句“得见众生,方解苦痴”,才让永光帝放行。

“再后来,你回朝接手鬼军,一眨眼的功夫,江州水军营到如今千舰大营……”永光帝一边说着,一边一页页翻过时光的书简,重新打量眼前这个儿子。

仿佛一步一步,过往所有的决定,都是把萧桓推离他身边。

直至今日,父子比君臣更客气,中间隔着往事前尘,锦妃、皇权、乃至二十余年前七皇子出生时的瑞曜星象,都化作一条清晰可见的鸿沟,中间唯余血脉,脆弱相连。

萧桓随手下了一子,语气依旧平和有礼:“为朝效力,都是应当的,总不能据着一座丹霄宫,什么也不做。”

永光帝闻言便笑,摇了摇头,又道:“你终究是皇家的人。先是七王爷,其后才是将军。”

萧桓似是有所触动,这触动来自于心底泛起的陌生感,他从不觉得自己归属于何处,尤其是萧家的皇宫。

“血浓于水,自当如此。”他道。

永光帝顿了顿,不再看那盘棋,而是看着萧桓,抬手在颧骨边虚虚比了一比:“这儿没旁的人,让寡人看看你罢。”

萧桓端坐片刻,而后摘去那张面具,与永光帝相对而视。

父子有相似的面容轮廓,萧家的男人容貌刚毅,鼻梁窄挺,如一道峰壁,眉骨内蕴川海气度。

而萧桓的眼和唇,乃至眼尾那颗痣,都像极了母亲,比之萧家其他人,更具无双容色。

永光帝面上显露一丝慈祥,又有万语千言,透过萧桓的脸,仿佛看到多少年前,那个姿容绝美又爱恨如潮的锦妃、以及那个满眼淡漠戒备的小孩子。

“陛下思虑莫要过重。”萧桓道,“往事不过是往事。”

永光帝点点头,思忖片刻,道:“太子和老四都已纳了正妃,你身边却一直没个人,成家立业,总得考虑的。”

“鬼军根基方稳,这事不重要。”萧桓委婉地岔开了这个话题。

永光帝却摆手道:“不是别的人,西夜国传来消息,说他们的公主与你有一卷丹青之谊,若有这么个意思,也是好的。”

萧桓眉头微蹙,仔细回忆了片刻,并无什么印象,反倒想起那天林熠的玩笑话。

“我印象中没有此事。”萧桓道,“即便有,也是误会罢了。”

“这么多年,你就没有个心仪的人么?”永光帝是想成全萧桓些什么的,但他从来不要求,也不缺什么,仿佛无欲无求,就连在金陵的这些日子,也只是偶尔在朝中露面,低调之极。

萧桓笑了笑,云淡风轻道:“陛下,我身上咒术既不得解,便不该耽误哪家姑娘。”

他这下可谓抛了个杀手锏。

永光帝果然不再进一步催婚或打探,半晌道:“你身体如何了?”

“咒术难解。她的咒术,则是无解。”萧桓眼中不悲不喜,交代给永光帝一个能让他放心的谎言。

当年锦妃一死,萧桓身中咒术的事被封锁,燕国皇室的人被南疆贵女下咒术,这种事绝不能传出去。

永光帝遣使与南疆交涉,最后几乎以武力威胁,仍旧得不到解法。

只是得到一个回答——中此咒术者,一生寿数不过三十五岁。

这也是永光帝能放心任命萧桓为将的原因。萧桓的一生会很短暂,所以无论将来是谁继位,他都不会有心去夺那个位置,否则也是又名打天下,没命坐天下。

萧桓心知此理,如今咒术并非无解,但他不会告知永光帝。

皇家的亲情有许多先决条件,他与永光帝之间的平衡条件,则是他的短命。

既然如此,保留这一点有条件的温情,把腥风血雨推迟些许,未尝不是好事。

萧桓又冷不防加了句:“不过,若他日我带心悦之人回丹霄宫,还望陛下成全。”

成全不成全,倒也不在于永光帝的意见,毕竟林熠他是要定了的,今日客气些打个预防而已。

檐角悬着一串精致铜风铃,年复一年,已生了绿锈,如棋盘上的棋局一样斑驳。

“陛下,请。”萧桓示意他继续这盘棋。

御花园内半池白荷微微摇动。

如若时光倒流,瓣蕊收合,根茎退回泥土,四季倒转一些春秋,该是最初接天百顷的冶艳红莲。

未几日,便要到麟波盛会。

麟波会两年一度,西域、漠北、南疆,甚至远到南洋,各方都会派来使队,万国来使齐聚,无论是属国、友邻亦或远道贸易往来的地域,燕国都不拒之。

这是敲定来年商贸互通、政务协约的重要时机,也是朝堂和江湖交集的机会。

麟波盛会款待来使,亦会有引得万人空巷的明光台比武,诸方高手齐聚一堂,比试切磋、较量高下。

聂焉骊和邵崇犹按照约定的时间,沿不起眼的路线进入金陵城,打算与林熠他们会和。

邵崇犹在一条僻巷口等聂焉骊取东西,却听见一阵喧嚷。

这条巷子曲曲折折,一头是少有人经过的民宅后街,一头则连着热闹街市。

邵崇犹本不欲管,但听到一个少年惊慌地喊“林熠!救我”,不由顿住了脚步。

他思忖片刻,仍是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去,找到岔路内一条窄巷。

巷内一个少年被人扭着手臂押在墙上,挣扎不得,口中时不时喊一句“林熠”、“林姿曜”。

按着他的是一个黑衣青年,青年抽出一柄短匕,在少年脸颊比划着,漫不经心开口道:“谁也救不了你。”

邵崇犹动作迅如闪电,脚步无声冲过去的同时取下万仞剑,那青年显然也不是寻常人,机敏地察觉,转身与他缠斗起来。

邵崇犹应付得很容易,间隙问那少年道:“林熠是你什么人?”

少年被松开,揉着酸疼的臂膀退了数步,他一头卷曲深褐头发,瞪大眼睛道:“他是我哥哥!你认识他?”

邵崇犹没回答他,一边持着未出鞘的万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