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库 - 耽美小说 - 青山记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0

分卷阅读100

    这之后,没过两天,就已经到了殿试的日子。

钟亦文和三百本次会试中榜的学子一起,被直接领到了宫中的正殿内。三百学子安静的几乎没有一点声音,认认真真的端坐着。殿试的地点就是每日早朝议事的大殿,临时改成了考场,放了三百数量的案几和小凳。殿试的时间也不长,只有两个时辰而已,若是幸运的话,还会看到圣上亲自来监考。

钟亦文因为是会试的榜首会元,所以位置就在第一排的中间位置,绝对的受人瞩目。钟亦文鼻观眼眼观心,只当没有注意到那些偷偷打量他的目光,更加没有听到那些太监宫仆也对着他指指点点。

考卷发下来之后,钟亦文是更加的专心,所以压根没有发现到因为圣上的出现而引起的sao动。因为只有两个时辰,时间有点赶,所以钟亦文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其他的什么,只想抓紧时间答卷。殿试只考策论,幸好这个策论的题目并不是特别夸张需要长篇大论的那种,钟亦文迅速记录下答题的要点和提纲之后,开始慢慢的补充内容。等待时间微微过半,钟亦文就开始誊写。

圣上在钟亦文的身边转悠了几圈,最后确认钟亦文是真的很专心的答题,甚至没有抬头看他一眼,再凑过去看看钟亦文回答的内容,忍不住的点点头。不过,圣上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表现的好像太过明显,于是为了混淆视线,跑到其他学子身边,看看后,也跟着点点头,其实压根没有注意到人家的考卷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圣上一连跑到十数个学子身边查看点头,直到感觉似乎差不多了,才欣欣然的转身离开。

一直注意着圣上表现的几个大臣,被圣上的表现弄的是莫名其妙,以往殿试,也没见圣上夸奖过这么多人啊!难道真的是这届殿试的学子们的比较好。有自以为聪明的大臣,已经让人将圣上点头夸赞过的那些学子全部记录了下来,备用。这其中就有再次走了狗屎运的表兄吴远恒。

殿试一结束,几乎没让那些学子们怎么停留,就有小太监过来,领着他们一路马不停蹄的出了宫门。

直到看到外面的繁华街景,有学子才反应过来:“我这就从皇宫里走过一遭了,可是我什么都没有看到啊!”

“兄台,我也是,压根没敢抬头看,只顾着低头走路了!”另一个学子调侃道。

两个学子的话,立刻引来其他学子们嘻嘻哈哈的闹腾,不少人都表示自己白进了一回宫,压根是什么都没有看见。

钟亦文在人堆中找到了吴远安,然后两人又跑去和吴远恒招呼了一声,这才上了陈管家安排过来的轿子,回了家门。

殿试真的是很轻松,不仅仅是因为已经没有了那么大的压力,毕竟只要不是太夸张的,大部分学子都能中进士,而后出任为官。另外更重要的也是只需要考一场两个时辰而已,不像之前连考三场三天,身体上心理上都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到十名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其他的就是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的阅卷官共有八人,每一分答卷都必须由八个人全部阅过一遍,然后由阅卷官商议之后将他们比较满意的答卷挑选出来,再从这些当中选出十份便是殿试前十名呈交给圣上进行选拔。而未能进入前十名的答卷就是本次会试的三甲,当然三甲也会由这些阅卷官进行一个排名。

每次在前十名的答卷的时候,便是这些阅卷官最为活跃的时候,每每都能为了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争论不休,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为了那些边边角角的关系。

“我觉得雍州丁河的这份答卷做的相当精彩,而且他在会试中排在第三名,足可以进入殿试前十名!”

“嗯,王大人所言极是。我这边也有一份不错的答卷,豫州刘青风,会试第六名。”

“李大人说的刘青风的答卷我看到过,的确不错,绝对能够进入前十名。”

“各位大人,不知道你们看扬州钟亦文,会试榜首的答卷,有何评判?我觉得似乎有一点点的欠缺,好像有点发挥失常啊!”

“对对对,我就说看这钟亦文的答卷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听完洪大人的话,才突然发现,的确是好像有点欠缺,但是又不知道到底欠缺在哪里,不知道其他几位大人你们怎么看?”

“这次会试第二名冀州韩有光的答卷倒是毫无疑问的非常完美,这钟亦文的答卷和其相比似乎真的有点不足,但是钟亦文会试会元,殿试却进不了前十,会不会有点让人家怀疑我们嫉贤妒能?”

“科考之中,谁能保证每次都能超常发挥,就算钟亦文殿试失常没能进前十,也是有可能的,凭什么我们要以会试的成绩来定前十名。如果这样还要这殿试做什么,还要我们这些人日日夜夜辛苦阅卷做什么?按照会试的成绩来定不就够了。钟亦文的这份答卷能够进入前十,我第一个反对。”

“李大人不要着急,我们这不是还在商议之中吗?不如我们先来决定其他人的,钟亦文的这一份等到陆大人和沈大人过来的时候一起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只有两个已经知晓会试之后圣上发怒原因的两个阅卷官,没有参与到这个闹剧中。谁不知道吏部侍郎李大人和吏部尚书洪大人不合,也不知道洪大人是怎么算计的,居然让李大人来当这个出头鸟。至于钟亦文的文章好坏,其实早就不在他们的评判之下了好不好。若是他们这回真的将钟亦文给刷出前十名,可以保证下一个吏部尚书就是他们。不过,两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就争执什么,毕竟离最终的结果出来还早的很。

几位阅卷官纷纷继续推荐他们觉得好的能够进前十的人,最终一番推荐下来,几乎每一个人是能够被确定下来进入全十的,最终结果还是那二十多份一开始就被选出来的答卷。几个人又开始热热闹闹的争论起来,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坚持。

内殿大学士陆伯年陆大人和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太子太傅沈营沈大人是此次殿试的主阅卷官,两人因为身兼多职,只是将所有考卷翻阅了一遍之后,将自己的意见记录下来还没有和其他几人商议过。两人一到阅卷厅外就听到里面的争执声,互相看了看,叹气,每回殿试阅卷几乎都是同样的戏码。

“陆大人,沈大人!”有人眼尖的看见了他们,立刻叫了起来,跑过来给两人行礼。

等一群人互相见了礼,重新坐下来之后,今天的重头戏才终于来了。

“各位大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将前十名的人选拟定出来?也让我和陆大人过过眼力,看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