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库 - 言情小说 - 神女历秦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7

分卷阅读77

    震惊,清落在这个时候提出搬去阿房宫,他怕是因为清落不想见他了。

于是他神色沮丧,苦涩难耐的问:“阿清已经对我失望了吗?”

“我只是想过过清静的日子,不想再听到恶意中伤我的话。所以,请大王准允我带着胡亥,搬去阿房宫。”清落态度坚决,她相信只要她离开了秦宫,就不会听到后宫女人尖酸刻薄的言论,也不会听到前庭中朝臣晦涩难懂的说辞,她的心绪就能再度沉寂下来。

“好,我准了。只是胡亥,你还是想继续照料他吗?”嬴政问。

“是,既然当初决定了,我就不会变更。”清落回答。

“也好。”嬴政转头继续翻看竹简,可是,他心中思绪纷乱,难以集中精力,清落日间情绪□□失控,醒来后却安静反常,让他着实不安,令他产生患得患失的感觉。

“阿清,等我一统天下后,我不会再让任何人欺负中伤你,你再等一等,好吗?”

清落听后,露出浅浅的笑容,她能感觉到此刻嬴政的心都在她身上,她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安谧感,此前的焦虑压抑慢慢烟消云散,她把头靠在嬴政的肩上,轻声“嗯”了一声。

第57章入阿房宫

经过这次情绪的剧烈宣泄,压在清落心底积怨甚深的愤怒,得到了完全释放,这件事后,清落的情绪归于稳定,头脑恢复理智。嬴政没有丝毫怪罪她,让她看到了嬴政的一往情深,但嬴政勤于处理记载国事的竹简奏章,又让她看到了嬴政志在天下的决心和意志。

江山与美人,嬴政确实更重视江山,如果历史能重来,也许嬴政还是会遵循原路前行。

清落无奈的接受这个事实,她的嬴政是雄才伟略的天下霸主,儿女情长只能排在江山社稷之后,她能做的,就只有顺应嬴政的心意,然后隐晦婉转的行事,达成所愿。

之后,嬴政派蒙恬把韩非的尸首送回韩国,并且仁慈的没有对韩国用兵,而是挥师伐赵。

嬴政决定伐赵后,李斯又来见清落,这时清落已经在做搬去阿房宫的准备了。

“先生一定很失望吧,我去阿房宫后,见大王的机会就会减少很多,要是大王对我的热情渐渐褪去,也会影响你在朝的势力,对你会很不利吧。”清落神色落寞的问。

但李斯却十分豁达的回答:“我没有失望,而是庆幸韩非之死这件事能够顺利过去。要是没有姑姑从中斡旋,怕是大王必定会追查到底,姑姑替我除掉了我命中的劲敌,我感激姑姑还来不及,又怎会对姑姑失望呢?只是有一点我没明白,还望姑姑赐教。”

“事情都过去了,能有什么不可以问的,你问吧。”清落不介意的回答。

李斯严肃认真的问:“当初我请姑姑杀掉韩非,姑姑并没有同意,而是让我引导大王察觉韩非的异心,借大王之手除掉韩非。可后来就因为韩非说了几句冒犯的话,姑姑您就忍不了,非要亲自动手杀了他?要知道朝堂之中,说过您不是的人不在少数,也没见您真正拿谁开过刀。您不是说要借大王之手除掉他吗?”

清落的眸色瞬间暗沉了几分,接着缓缓开口说:“因为大王让我为韩非弹琴。”

李斯没想到是这样的理由,立刻露出震惊且难以置信的表情。

清落冷傲清高的继续说:“我只为大王一人弹琴,有人旁听也无所谓。可是大王命我为他以外的人弹琴,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我以为除了大王,没有人有资格让我为其抚琴。”

李斯明白了,清落只为嬴政弹琴,那是她的骄傲不可轻犯的自尊。

李斯拱手郑重向清落行了一礼,因为他知道,清落受到伤害后,向秦王宣泄情绪,之后并没有必要非得离开秦宫,清落会提出搬去阿房宫,其实也有为了保全他的原因。

以嬴政多疑的性格,极有可能怀疑清落杀死韩非,是被人煽动,而煽动者就是韩非之死的最大受益人,也就是李斯。清落向嬴政提出搬去阿房宫,就是向嬴政表明,韩非恶意中伤,确实让她身心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失控做下了杀死韩非的事,事后她心灰意冷,不愿流连故地,所以离开秦宫。如此一来,韩非之死就只与清落一人有关,旁人即使相关,也是受了清落的命令行事,情有可原,嬴政就不会再深究下去了。

清落会意了然,没有拒绝接受李斯的行礼致谢,她要离开秦宫,确实也是想要保全李斯。

韩非之死虽然对外宣称是韩非畏罪自杀,但朝臣们心中都明白是清落做的。虽然嬴政严令不许把清落对他大打出手的事说出去,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传到朝臣耳朵里后,自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这次朝臣们没有对清落口诛笔伐,都沉默只当韩非是畏罪自杀。

之后,嬴政派出豪华的仪仗,亲自陪同清落和胡亥去往阿房宫,清落随以掌事姑姑自称。

嬴政还赐给清落一张令牌,清落可任意返回秦宫而不受限制。

入主阿房宫后,清落便彻底不关心朝事了,前朝有李斯帮她看着,后宫有方元帮她盯着,如今尉缭的气势低迷,胡氏又被灭族,已经没有什么事可值得清落担心的。

现在清落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安排胡亥开始读书,因为胡亥已经五岁了,该是到了读书的年纪。

清落虽然对胡亥的意外降生一直耿耿于怀,但她始终没有迁怒到这个没娘的孩子。

嬴政知道后,专门将宣政殿旁边的玉漱阁空出来,作为公子们读书的地方,由好几位太傅轮流分别给扶苏和胡亥授课。

清落每日派人护送胡亥到玉漱阁读书,有时她也会亲自送胡亥进宫,交给太傅,然后留在玉漱阁。她喜欢在一旁看扶苏识文习武,因为八岁的扶苏做什么事都已经有模有样了。

扶苏从小就很聪明,熟读百家策论,掌握骑射武功,太傅们对他都称赞有加。不过,他心性纯良、仁义正直,虽然随了前世战神的性格,但与嬴政雄才大略、暴力杀伐的个性完全不同。所以当人人都夸赞扶苏是绝佳的储君时,嬴政却缄默不语,他认为扶苏的心不够狠。

这也是每每清落向嬴政提出立扶苏为太子时,嬴政总是以扶苏还小为由搪塞过去。

清落也不强求嬴政过早的立扶苏为太子,毕竟扶苏才只有几岁,嬴政目前正在全力图谋天下,哪会有心神来想储君的事情。但不管要等到多久,清落心中的太子就只有扶苏而已。

扶苏的武艺很好,清落有时会自荐当扶苏的陪练,与扶苏切磋武艺。

扶苏的琴乐师傅是柳四月,但清落有时会亲自教授琴技,还会与扶苏共弹一曲。

四月在早几年,他叔叔柳乐官告老还乡后,就接手了他叔叔的职位,成为乐府新的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