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库 - 言情小说 - 小先生请赐教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2

分卷阅读352

    她看了许多金石古物,她倒也颇有兴致,连带着对古籍诗书也更上心。

夜里见她院里尚有灯火,便知是熬夜读书了。

陈酿将她那篇学论先通看一番,其中所言,多是如何整理当世名儒的文章,又对兴女学之事略有提及。

行文虽有些散乱,好在观点却很是别致。

陈酿看罢,方问:

“从前不觉,你竟有这份心思。怎的忽而想整理当世贤才之作?”

七娘这会子却不苟言笑了,只听她道:

“前些日子,赵伯伯将父亲的回赠与我,我方才有所感悟。人生在世,尽似白驹过隙,好好的人,不定何时便不知所踪了。”

她深吸一口气,又道:

“赵伯伯说,打仗是一时的事,而做学问却是万世之事。蓼蓼觉着很有道理。从前酿哥哥也说过,锦绣文章,当立于天地,不随世事而迁,不随人情而改。”

陈酿点点头:

“这也是君子之道。”

七娘接着道:

“如今适逢国破,我一介弱质女流,自不能上阵杀敌。然而这书案之上,却可有我一席之地。那些治世文章,绝不能因着乱世流离,而不得记载。我想,父亲也不愿我因着长日漂泊,而碌碌一生。”

听她这番言论,陈酿心下倒生出一分敬佩之感。

从前,也没人教她说这些。想是一路行来,她亲身所感,加之如今赵府的治学氛围,方才如此。

陈酿看向她。方嘱咐道:

“此是德惠后世之事,你若要做,只记得九字。谨考证,勿杜撰,莫偏颇。”

七娘一一记下,又正色点了点头,似乎是从未有过的认真。

她既出身书香之家,于乱世之中,自然该有书香之家的担当。如今谢府唯剩她一人,这一脉书香,自然是要倚仗她谢七娘的。

七娘抬眼看着陈酿:

“酿哥哥,只是,我虽有心,到底学识浅薄。若有不妥不实之处,你可要时时督促着,未免我遗祸后世。”

这句“遗祸后世”,又显出她的俏皮来。

陈酿兀自笑了笑,点头应下。

至此,七娘日日卷不离手,夜夜挑灯作文,对光阴颇是珍惜。

陈酿得空之时,也总来陪着。二人一同考证作注,一同校对,像极了从前带她读书的日子。

若陈酿不在,七娘亦能兀自誊抄。夜里,只将拿不准的,不明白的,写于花笺之上,待陈酿来时,再一同考证。

她心里始终记着,那夜在状元楼,陈酿说的话。她不是谁的谢蓼,而是她自己。

一个自能立身,自能立思的谢蓼!

而陈酿这头,除了与七娘整理文章,多是埋在了江宁府的卷宗之中。

早前,他已将柳花渡口商人行骗之事报与赵明诚,赵明诚亦觉出蹊跷,便着手调查。

只是半月已过,消息源源不断地返回,却依旧抓到不关窍。最要紧的,是怕此事与金人有关。

这日,陈酿正与赵明诚说起此事,忽有个皂吏急匆匆地进来。

只见他行礼道:

“赵大人,陈先生,前日所查之事,已有眉目了。”

********分割线********

老铁们,从6月到现在,转眼已经写了70w了~~大家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告诉沐清哟~~~包括节奏、人设、剧情,什么都可以说~~沐清需要你们的建议~么么哒~~~

☆、第七十一章青玉案2

赵明诚与陈酿闻言,相视一眼,紧紧抓着椅子的扶手。

“快说!”赵明诚吩咐皂吏。

皂吏不敢耽搁,回道:

“今日郝掌柜的当铺收了件东西,他瞧着有些蹊跷,遂让我来报与大人。”

赵明诚心下生奇,只道:

“什么东西?”

皂吏遂自怀中掏出个小物,拿丝绢包裹着,很是小心翼翼。

赵明诚接过,神情中满是疑虑,只迫不及待地打开。

随着丝绢缓缓展开,其中之物竟见出一层清润的流光。

二人定睛一看,原是枚青玉。

青玉约莫有拇指大,其上雕花细致。正中一个麒麟,四周是祥云纹样。瞧上去,像是扳指上的嵌玉。

陈酿又仔细瞧了一回,只觉颇是眼熟,一时却又想不起。

可麒麟纹样,却是举世罕见。传说龙生九子,其中一个便是麒麟,这是凤子龙孙才能用的,怎会流落世面?

陈酿方问皂吏:

“前来典当的是什么人?”

皂吏抱拳道:

“正是柳花渡口,过路的船夫!”

陈酿与赵明诚双双惊讶,一时又想不通原委。过路的船夫,如何会有象征宗室的麒麟青玉?

只有一个可能,或捡或偷。

如此想来,柳花渡口之事,莫非还与宗室之人有牵扯?

一时想不透彻,赵明诚又问道:

“船夫何在?”

皂吏应道:

“因瞧出不对,郝掌柜那处尽力拖着,待大人吩咐。”

“立刻提审!”赵明诚当机立断,立刻遣了皂吏行事。

罢了,他又转向陈酿道:

“酿儿,你如何看?”

陈酿沉吟一阵,方道:

“眼下猜测,还言之尚早。还是待审过船夫方知。”

赵明诚点点头,二人遂打马往府衙去。

江宁府虽是文人坐镇,办起案来,却也有模有样。二人刚至府衙堂上,皂吏便压了那船夫来。

赵明诚早已换好官府,衣饰整洁,襆头端然,正一个清正官员,不怒自威的模样。

陈酿坐在他下手方,身形端直,亦不辱太学身份。

那船夫一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自己为何被带至府衙。

他战战兢兢地跪着,把头放得很低,不敢抬起,只不时挑起眼皮四下看看。

赵明诚的官服精致威严,船夫的目光刚触上袍边,又慌张地垂下。

赵明诚方道:

“你别怕,不过问你些事,据实答来便是。”

“不过,你若不老实……”他顿了顿,又道,“本官也护不得你!”

那船夫本就带着七分畏惧而来,哪还经得起赵明诚这般吓?

他身子开始发颤,声音亦跟着颤抖,只道:

“小人不敢……不敢……”

据皂吏汇报,此船夫唤作刘十二,世代以渡船为生,常年来回于江宁和柳花渡口间。更要紧的是,他有偷盗的前科!

赵明诚方问:

“刘十二,本官问你,方才你在当铺典当的青玉,是从何而来?”

那船夫神情闪烁,只道:

“是……是小人捡的。”

“捡的?”赵明诚疑惑地望向他,“自何处而捡?从何人身边捡得?捡到青玉时,可曾有旁的物件?”

这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