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书库 - 经典小说 - 独树晚风在线阅读 - 独树晚风 第25节

独树晚风 第25节

    “我不是你儿子,我姓顾。”顾晚风斩钉截铁,声调冷而笃定,“你宋青山有儿有女,也没必要跟一个被困在大山里的可怜女人抢儿子。”

    “你不可以这么说你母亲。”宋青山的神色和语气骤然严厉了起来,“她没有被困在山中,她也并不需要任何人的可怜,她一直都很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也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选择和使命,她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女人。”

    顾晚风逐渐攥紧了双拳,手背上根根骨节泛白。

    宋青山长叹口气,无奈又认真地望着他:“晚风,我知道你心中一直有怨气,你不甘心被困在那座山里,不甘心这一生只守着一把刀,但人这一辈子大多都是个身不由己,无论是你,还是我与你母亲,还是你弟弟。”

    顾晚风依旧是不为所动:“他也不是我弟弟,他姓宋,我姓顾。”

    宋青山神不改色,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可是你弟弟一直记着你这个哥哥,也一直记得你想去见人外人,看山外山。”

    顾晚风猛然咬紧了牙关,再度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眼前浮现出的却是那一间他再熟悉不过的山间小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从小到大,过的都是陶渊明中诗中的日子,然而与陶渊明诗中所描述的不同的是,他抬头闭眼,皆尽是山。

    七岁那天的冬天,山中又一次下了雪,他只穿着一件单衣站在院前的红泥大水缸上,高高地仰着下巴,望着北方的崇山峻岭,一手掐腰一手指着它们,豪情万丈地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翻过那群山。”

    双胞胎弟弟阿临站在他背后的小院里。自幼身体孱弱的阿临足足比他小了一圈。大雪之中,小小的阿临裹着厚厚的棉袄,眼巴巴地望着站在水缸上的他,不解又困惑地问他:“哥,你为啥要翻山?我一点也不想翻过那座山,我只想守着咱爸妈和咱家的刀。”

    他满含憧憬与向往地回答:“因为我要去见人外人,去看山外山!”

    “但是如果你走了的话,我一定会难过的。”就好像他以后真的会走似的,阿临忽然就伤心了起来,一双小手插在厚棉袄的口袋里,垂眸低头,憋着小嘴巴沉默了许久。

    正当他准备安慰他时,阿临却在突然间抬起了脑袋,一双黑亮的眼睛瞪得溜圆,急切又满含期许地对他说:“哥,如果你一定要翻过那座山的话,可不可以带上我和爸妈?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分开了,哦对了,到时候我还想背上咱家的刀!”

    阿临的心愿一直很小,只想一直守着家人和家里的那把刀。

    比起他来说,阿临其实更适合传承顾家刀,因为阿临生来爱刀,不喜人际交往与人情世故,而他却对刀毫无兴趣,他只想翻过那座山,去见人外人,去看山外山。

    然而命不由人定,最后离开家的却是爱刀的阿临,而留在山中守刀的却是想要去看遍大千世界的他。

    那场雪也是他们兄弟俩共同经历的最后一场雪。

    至今为止,他已经将近十年没见过自己的弟弟了。

    其实他也一直记得阿临,却无论如何都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我早就不记得他了。”

    宋青山不置可否,只是说:“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怨到你弟弟身上。我和你们的母亲也不想让你们终其一生求而不得,但是我们信念不同,她放不下江湖之远,我抛却不了庙堂之高,所以我们不得不分开,阿临也只能跟我走,因为阿临的身体不好,寻遍百医,唯有钱可续命,而顾家刀,也只能由身体好的传人去继承。”

    “知道了,你有钱。”顾晚风直接打开了车门,头也不回地下了车,用力地甩上了车门。

    隔着一层车窗,宋青山担忧又无奈地望着顾晚风渐行渐远的背影,再一次地想到了接他来东辅的前一晚顾与堤那双充满了焦虑与忧愁的眼睛:“顾家锻刀法,一锻身、二锻心、三锻刀,循序渐进缺一不可,但是晚风他、一直锻不好自己的心。”

    第25章

    ◎一天分享七八十次,次次离不开宋熙临。◎

    赵何益以及他手下的那群小弟被定性为了恐吓未成年, 但情节较轻——还没来得及动手呢就被未成年反杀了——所以他们并未构成刑事犯罪,只是违反了治安管理法,不过还是会受到治安惩罚:除罚款之外至少要被拘留十天,赵何益是组织者, 拘留时间最长, 足有十五天。

    经此一事, 司徒朝暮才知晓了原来“违法”和“犯罪”是有区别的,“违法”的范围大于并包括“犯罪”。

    为此她还特意上网百度了一下“违法”和“犯罪”和关系, 然后才发现原来初中二年级的政治课本里面就出现过有关这两个概念的科普之言: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看来有些知识,她早就还给了老师……

    而且人还是要懂点法儿才好, 估计连赵何益都没想到, 自己的处罚竟然会比那些围堵在派出所门口闹事的村民还要轻, 因为那些村名是实打实的犯了寻衅滋事罪, 情节较轻的处以七到十四天不等的治安拘留处罚,带头闹得最凶的那俩人则直接被刑事拘留了, 等派出所提完公诉他们就要去坐牢。

    不过归根结底,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还是赵佳伊。

    就连赵佳伊自己也没想到这件事情最后会闹的这么大。起初她只是想找人教训一下四革马村的那群人,狠狠地搓搓他们的锐气。她也一直不甘心凭什么司徒朝暮总是能够成为闪耀的领袖型人物,让身边所有人都甘愿对她言听计从, 而自己却寂寂无名,甚至还要被八班那个新来的公然贬低, 说她不如司徒朝暮聪明, 还说她蠢且莽撞?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彰显一下自己的威望, 赵佳伊才会想到找在娱乐/城当打手的表哥替自己出口气, 让所有人都好好地知晓一番自己有多么的不好惹。谁知司徒朝暮却比她想象中的要狡黠许多, 不仅没有受她挟制还顺势而为反将了她一军,彻底把她推上了恐怖的风口浪尖。

    但其实其实表哥早就对她叮嘱过,无论事后四革马村的那帮人是否报警,都必须要坚称他们和这件事情无关,因为他一定会找到一个没有监控的地方去教训他们,警方绝对找不到证据,所以赵佳伊才敢在民警第一次来找她问话的时候公然向警方撒谎说自己不知情。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最先“叛变”的人竟然是表哥。

    表哥甚至还把她也给供了出来。

    赵佳伊彻底慌了神。

    原本司徒朝暮还觉得赵佳伊这人肯定会继续负隅顽抗一番,毕竟事关体面,而赵佳伊这死丫鬟又是个死要面子的小心眼,然而事实却向她证明了,赵佳伊没她想象中的那么有骨气。

    痛哭流涕地哀求认错成为了赵佳伊在校方和警方面前的唯一反应。

    为了争取从宽处理,赵佳伊甚至还当着年纪长和民警的面向她和宋熙临道歉请求他们的原谅。

    司徒朝暮却一点儿都不想原谅赵佳伊这个死丫鬟,但是村长却要求她原谅。

    事情闹大了之后,四革马村的村长也出面了,却并未公开行动,而是在私下安排了一顿饭局。局中人不多,只有四人:四革马村的村长、司徒朝暮、以及五牛头村的村长和李途。

    说真的,进入饭店包间的那一刻,司徒朝暮就震惊了,因为打死她她都想不到他们村长竟然会邀请五头牛村的村长出席。

    年轻人易冲动,沉不住气,所以在看到五牛头村村长的那一刻,司徒朝暮的脑海中就回放起了他们村村民在派出所门口聚众闹事的画面——一帮无耻之徒——精致的小脸瞬间就吊起来了,把“不高兴”和“不顺眼”这俩词全部写在了脸上。

    她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村长好端端地怎么会邀请五头牛村的村长吃饭呢?老糊涂了吧?

    直至凉热十六道菜全部上齐,村长才逐渐表明了组织本次饭局的意图。

    七中校长早已萌生了取消两村所有适龄学生自动入学名额的念头,虽有协议在前,但不确定能维持多久。

    校长最看重的不外乎是校内秩序安稳,如果两村孩子之间再这么喋喋不休地争斗下去,只会越发增强校长取消他们入学名额的决心。

    所以,两村村长达成了共识,希望司徒朝暮和李途这两位年轻一辈中最有话语权的小辈能带头跟对方和解,从此之后和谐共处,为他人做个示范,更为两村中尚未上学的幼子留一条后路。

    其实四革马村每年报考七中的人数已经不多了,就好比司徒朝暮他们这一届,仅有四人报考了七中,因为放眼全东辅,七中并不是重点高中内的佼佼者,有能力者肯定会展翅高飞,报考更好的高中,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往更好的出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初中阶段启智,或这就像是司徒朝暮这种,单纯地觉得学校离家近就可以不住校才报考了七中,所以四革马村的村长不得不为这些后辈们考虑。

    虽说即便是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够考上大学,但多读三年书总比不读强。

    五头牛村的村长虽然野蛮无耻,但如今也知晓了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带着李途来赴宴。

    司徒朝暮和李途也不愧为年轻一代人中的佼佼者,虽说俩人都不太能沉得住气,恨不得直接把“忍辱负重”这四个字写脸上,但还是做到了识大体、顾大局,强颜欢笑地跟对方握了手——

    司徒朝暮:“从今往后,都是朋友,万事以和为贵。”

    李途:“当然,谁都不能自私地断了弟弟meimei们的后路,我们也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这顿宴席算是完满结束。

    达成了“以和为贵”的共识后,司徒朝暮就不得不“宽容大度”地选择接受赵佳伊的道歉,并原谅她。

    但是宋熙临就没她那么“宽容大度”了。他在警方与校方的注视下,不假思索,也不带有任何虚与委蛇、相当直白地回绝了赵佳伊的道歉:“我不接受。”

    其实他的这种反应也在司徒朝暮的预料之中,因为他就是这种不近人情、不懂世故的人,丁就是丁,卯就是卯,清冷纯粹的很。

    为此,司徒朝暮在事后还特意去找了李途,真挚又坦诚地向他表明宋熙临不原谅赵佳伊和她无关,更和四革马村无关。

    谁曾想李途这个死太监不仅没有为难她,反而还表示了理解,甚至还有点儿同情她:“鞍前马后的伺候这种脾气古怪的大少爷,你也挺难的吧?”

    这句话里面的每一个字司徒朝暮都听得懂,但所有字连在一起,她就不懂了……什么叫鞍前马后的伺候他?他很高级么?我凭什么伺候他?

    但基于“以和为贵”的原则,司徒朝暮并没有反驳李途,还假笑了一下,虚与委蛇着说:“那人家就住在我们村的小区了,我们能怎么办?”

    李途轻叹口气,略带庆幸地感慨道:“幸亏没来我们村。”

    司徒朝暮心说:就你们那样貌落后的杂乱城中村,人家也看不上啊。

    后续的事情也就简单了。虽然宋熙临并未接受道歉,但司徒朝暮接受了,警方又念在赵佳伊尚未成年份上并未对她作出实际处罚,但还是对她进行了一番严厉地批评教育。当然赵佳伊也逃避不掉校方的处分,学校不仅开除了赵佳伊的学籍还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全校通报批评,不过校领导还是念在高考在即的份上放了她一码,并没有勒令她退学,该判成了留校察看。

    等这场沸沸扬扬的闹剧彻底尘埃落定后,四革马村和五牛头村两村学生之间的争斗也彻底落下了帷幕。

    时间转眼就到了年底。

    元旦佳节,七中大发慈悲地给高三学生放了一天半的假——十二月三十一号下午外加元旦当天一整天。

    十二月三十一号中午,司徒朝暮一推开家门就看到了铺排了满地的礼物盒。

    裴元和司徒庆宇两人身影忙碌地穿梭在拥挤的客厅中,不断调换着礼物盒的排列顺序。

    礼盒一共有三种颜色,红色箱子里面装的是苹果;黄色装的是每日坚果;蓝色装的是两提牛奶。

    司徒朝暮站在门口都不敢动了,生怕自己不小心一脚踢翻了她爸妈的劳动成果:“这是今年给租客送的新年礼物?”

    司徒庆宇一边挪苹果箱子一边回答女儿:“对。”他和裴元都是精通人情世故的人,所以每当逢年过节都会给自家的租客准备些薄礼。

    但其实他们家只有十套房子,租客顶天了也只有十户,但是架不住礼物的样式多,所以堆在家里就看起来特别满。

    司徒朝暮把书包放在了鞋架上:“这么多东西,干嘛全堆在家里呀?放楼下储藏室呗?”

    裴元叹了口气:“我也是这么跟你爸交代的呀,谁知道他干嘛要全部搬上来?”

    司徒庆宇:“储藏室不是小么,放不下这么多东西。”

    司徒朝暮:“那直接放单元楼门口呗?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自己来取。”

    司徒庆宇:“你当是单位发福利呢?这么高傲,还要让人家自己来取?”

    司徒朝暮一愣:“哦,也是,咱们是要让人家过年开心的。”

    司徒庆宇:“对嘛,既然你是想让大家过个好年,就别嫌麻烦,分好之后直接给人家送到家门口。”

    司徒朝暮受教地点了点头,换好鞋之后,她也投入了分礼盒的忙碌工作中,然后才发现每个购物袋上竟然都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好看的金色毛笔字,“新春愉快”或“金榜题名”或“步步高升”。

    全是裴元的字迹。

    啧,细节,真细节,怪不得老司徒和老裴前一段时间都升职了呢,该他俩升。

    分完礼物已经接近十二点半了,司徒朝暮又累又饿,裴元和司徒庆宇也懒得做饭了,一家三口干脆点了外卖,饱餐一顿过后,就该动身去给租客们送礼了。

    司徒朝暮原本是没想跟着去的,但是脑海中突然闪现了“404”的门牌号,少女的小心思一下子就开始转动了起来,立即冲到了门口,急慌慌地对她爸妈说:“让我也跟着你俩去呗?也帮你们送送东西。”

    由于东西太多,司徒庆宇和裴元就没拒绝她,一家三口一人拉着一辆摆放的满登登的小推车出了门。

    从7号单元楼走出来之后,司徒朝暮又漫不经心地对她爸妈说了句:“咱家房子分布的散,要不我去送四楼、五楼那三户吧,你俩去楼上,咋样?”

    司徒庆宇不假思索:“行啊。”

    裴元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你们同学是不是住在404呀?”

    司徒朝暮的呼吸一窒,突然就紧张了起来,心脏怦怦跳,却表现得跟没事儿人似的:“哦,对,你要是不说我都忘了、他住在404了。”

    其实她原本想说的是“我都忘了宋熙临住在404了”,但不知为何,“宋熙临”这三个字莫名其妙的变得很烫嘴,竟然还让她羞于启齿了。

    司徒庆宇:“是那个前一段时间和你一起遇到赵何益的男生么?叫什么来着?宋什么来着?”

    司徒朝暮极力保持淡定,却还是慌张的结巴了:“宋、宋宋熙临。”

    司徒庆宇醍醐灌顶:“对对对,就是他,宋熙临!”

    裴元接道:“那个小伙子长得还挺帅的。”